教育是民生基础性工程,教育连着千家万户。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贵阳市教育局以人民为中心,持续筑牢民生事业,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加强教育领域的民生建设。
2022年,贵阳市教育局启动实施“公办强校”工程,以实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队伍素养、办学质量、群众满意度“四个提升”为目标,设置“培育校”“实验校”“品质校” 三个发展梯度,每个学校可根据实际选择逐级申报或跨级申报,最终实现所有公办学校共同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绘制出一幅教育均衡发展的美好蓝图。
全市“一盘棋” 给“择校热”降温
全面化解教育焦虑,本质在于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优质化,让孩子能够就读“家门口的好学校”,才能让家长省心、孩子不折腾。
▲白云区第十中学
“我们学校老师平均年龄29岁,37名老师中有9名研究生,在区、市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她们用实力证明了年轻团队的潜力。”白云区第十中学学生家长马仲坤分享道,在课余时间,学校老师都会免费给孩子们答疑解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孩子成绩稳步提升,对“家门口”的学校更加信赖。
▲白云区第十中学
在距离市区80多公里的开阳县,也有一所新建校——开阳县第八小学。办学四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不被信任到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这一转变离不开学校不断加强与贵阳贵安优质学校交流协作,优化课程设置,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
……
▲开阳县第八小学
学校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在于教育质量和师生关系的显著改善,增强了群众对教育的信任。
▲开阳县第八小学
三年来,在“公办强校”工程的引领下,贵阳市、区(市、县)两级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名校+”效应,如云岩区组建8个学区联盟,花溪区实施教育发展共同体、城乡“双校”协同发展试点等,以优质资源带动、推动薄弱学校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优质的家门口学校让“择校热”有效“降温”。
多元化教学 提升育人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和主导者。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千方百计提升教师队伍素养也是“公办强校”工程的核心要义。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
清脆的铃声在校园里回荡,标志着新一堂课的开始。在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九年级(3)班,老师借助多媒体播放《我的牛顿教练》纪录片,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尽显,但老师并未完全依赖课件,而是在关键处暂停,用板书详细推导公式,学生们纷纷点头,课堂气氛活跃。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
在贵阳市乌当区水田小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实践好“社会化学习”特色模式的教学改革,将课堂教学、人工智能、生命教育、篮球、跳绳、全科阅读等多个学科项目做强做大。
▲贵阳市乌当区水田小学
▲贵阳市乌当区水田小学
而贵阳市乌当区第四中学,则是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开设特色校本课程,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将太极、跳绳、蹴球、冰壶等传统项目融入常规课和社团课,强化民族文化传承;通过书画、剪纸、手工、舞蹈、音乐等社团课程,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
▲贵阳市乌当区第四中学
一直以来,贵阳贵安教师们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正是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得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贵阳市乌当区第四中学
据了解,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市不断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与潜力;实施“特岗计划”“接收公费师范生”“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等方式,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实施学科带头人、“三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十百千”工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一系列改革,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整体提升,办学质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家长满意度大幅提高,教育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以强校为基 增进民生福祉
教育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在贵阳贵安,各地各校在多方协同、多方发力、共同推进下,持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初衷正逐渐变成现实。
近年来,贵阳市教育局通过调整区域教育布局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学位供给,规范招生秩序,扎实做好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双减”政策落实、校园安全,开展违规招生收费治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资助对象识别精准度,精准落实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细化“一人一案”控辍保学措施,规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大对特殊学生、困难学生的关心关爱力度等措施,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义务教育获得感、满意度。
学校更强了,口碑更好了,学生受益了,家长满意了,各校不断探索新路径,孕育出符合校情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的“公办强校”出现。这不仅是教育质量的象征,更是教育创新的典范,它们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未来,贵阳市教育局将继续以“公办强校”工程创建目标为引领,坚持分级分类指导;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育投入,建强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养;拓展优势资源,推动协同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带着良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