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魔方机器人、棕榈编织、地戏文化、瓜灯雕刻……8月25日,第四届中国-东盟艺术暨教育成果展火热进行中,贵阳市近20所学校带着精美的艺术、科技作品亮相,上演视觉盛宴。
本次成果展以“共建友好家园,共创多彩未来”为主题,包含国内教学成果展示区、国际教学成果展示区、教育装备成果展示区三个部分,全面展示了贵州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成果。
“不管怎么打乱,魔方机器人都能把它复原!”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未来方舟校区展位上,四年级的朱羽墨正在给大家介绍魔方机器人的“厉害”。当天,学校带来科技板块、艺术板块、课程板块、课题板块的特色教育文化成果。同时,学校展位设计也独具巧思,一抹明亮的绿色格外吸人目光。据介绍,绿色展位的颜色选取是结合学校校名“芳草”的寓意,展位正中间“让孩子拥有一百个世界”的字样则是引用学校“给孩子一百个世界”的办学理念。
花溪区燕楼镇中心完小展位前,一场地戏——《罗通扫北》(节选)正在上演。只见一黑一黄两个少年踩着鼓点,舞着剑,时而“交锋”,时而转圈对峙,格外传神。带队教师魏纪英介绍,地戏是一种以面具装扮人物,以歌唱来“演故事”为主要形式,夹杂某些戏剧身段和舞蹈动作的民间艺术。学校以乡村少年宫为平台,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主基调,重点围绕“地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我唱地戏已经三年了,现在和以后我都要做地戏文化的推广员!”扮演罗通的10岁小演员魏文瑞说道。
把“小卖部”搬进展厅?观山湖远大小学的“泥哨小卖部”开业了,学校这次带来的成果是黄平泥哨。展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黄平泥哨是以黄泥做基本原料,通过纯手工艺搓捏成型、上色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通常以黑色为底,兼杂红、绿黄、白、蓝等色,艺术风格夸张,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其中,中国民间传统的十二生肖图案是较为经典的泥哨题材。除了手工制作泥哨以外,学校还以“戳戳绣”绣出泥哨图案、制作泥哨邮票、设计泥哨书签等形式,多元呈现泥哨作品。
在白云区实验中学的展位上,最引人驻足的要属橱柜中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动物,它们的材质竟是不起眼的棕榈叶。这些作品源自一名“筑城巧匠”——邓艳云,同时她也是白云区实验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邓艳云介绍,一把剪刀、一个锥子、一根铁丝、几片棕榈叶,在手中一撕、一划、一绕、一穿、一拉,便是棕榈编织的所用工具和动作技巧。而棕榈编织最大的难度在于,它并非是从头开始编,而是从尾部开始,更加考验编织者的空间想像力。此外,剪纸、蜡染、刺绣等也是邓艳云的强项,据介绍,在贵州剪纸艺术大赛的大舞台上,邓艳云以一幅冷色调的剪纸作品《乡情》获贵州省首届“群文杯”剪纸艺术大赛一等奖。
当天,白云十小的毛笔操、茶艺文化,清镇红枫第一小学的瓜灯雕刻,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的乐队表演等也获得了不少观展游客的青睐,展厅里熙熙攘攘,一片热闹。
据悉,中国-东盟艺术暨教育成果历时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贵州省青少年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5年来,来至世界16个国家和300多所学校在成果展平台上不断开创各方交流合作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