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已走过了四个年头,但对于刚刚进入高三的我们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那么强基计划是什么?我们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与此前相比,2023年招生选拔有哪些新变化?本文为大家一一进行解答。
强基计划关注点
选拔定位:强基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主要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招生专业: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试点学校:2020年,强基计划起步阶段,在部分“双一流”高校开展试点。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高校,共39所高校。
招生规模:综合考虑高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录取方式: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招生模式。一是按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和考生志愿,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二是对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培养模式: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订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适合考生:强基计划选拔对基础学科专业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考生,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综合素质优秀,主要体现在高考成绩上,大多数高校的基本要求是入围考生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上,但也有个别高校提出更高要求;第二类是基础学科拔尖,在学科竞赛中有突出表现,资格条件是在全国奥赛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任一科目二等奖及以上。
温馨提醒:强基计划不是低分进入名校的升学捷径,而是需要考生真正出于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和爱好。各校对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都有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入校后若达不到专业考核要求,考生则将转入该专业对应的普通班级继续培养。也就是说,一旦进入强基计划后则无法转专业,如果不是真心热爱基础学科,对于那些抱着侥幸投机心态、将强基计划视为升学捷径的考生来说,可能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强基计划新变化
一、交叉学科与强势学科均有所增加
目前,在各试点高校的招生专业中,理工类基础学科仍占学科分布的“大头”,交叉学科与强势学科有所增加。
部分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原有的基础学科上增加了新型交叉学科专业,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例如,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专业2023年新增了天体生物学培养方向,全方位服务“航天强国”国家战略需求。
也有高校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强化高精尖“王牌”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学科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航天材料类和航天机械类专业;草学第四轮学科评估A+的兰州大学,将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专业纳入了强基计划;大连理工大学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
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面向生物科学和生物育种科学两个专业招生。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介绍,该校更加注重生物和育种专业基础知识、前沿交叉学科内容、基本科研素养与技能等方面培养,本科培养阶段不再进行专业分流。
二、重视校测成绩,部分高校考核时间提前
2023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基计划高校进一步优化招生程序,提高选拔质量。
与往年相比,2023年强基计划选拔标准更加严格。四川大学增加了笔试合格线,合格线为笔试成绩满分的60%,笔试成绩未达到该校划定的合格线的考生不予录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也设置了校测合格线作为录取前置条件。
中国科技大学根据校测笔试成绩,划定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未达到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选拔。同时,对于在五大学科竞赛中取得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高素质考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样提出了参加笔试考核的要求。
在招录流程上,一些高校一改以往按照高考成绩入围校测的方式,将校测时间从高考出分后提前到出分前。这些高校的复试入围分数线根据初试成绩划定,入围比例不等,高考出分后,按照高考分数和学校测试的综合分数直接录取。2022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率先采用了这一模式;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也加入了“复交南模式”。
三、注重选拔细节,优化考察方式
在优化考察方式上,各校采取了不同方式,一些高校对笔试、面试的设置进行了调整与优化。例如,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校测阶段取消了笔试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则在校测阶段增设了笔试环节;中国科技大学等部分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对校测笔试、面试分值的比例作出调整。
不过,从总体来看,笔试和面试仍然是校测的主要方式,理工科类的专业越来越强调数学、物理等核心科目,学生入围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有调整。从2022年开始,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核心科目成绩按照1.2至1.5系数进行加权赋分,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也采用加权高考成绩入围,数学、物理等核心学科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部分试点高校结合自身招生专业特点,更加重视高考初选功能,采取加权高考成绩的方式遴选入围考生;更加重视综合素质评价的择优功能,包括增加面试成绩的占比与分值。
此外,尽管体育测试结果不计入校测成绩,但它依然是2023年强基计划录取的重要依据。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明确规定,体育测试不及格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四、实施动态进出机制,形成人才选拔培养闭环
从强基计划各试点高校发布的培养方案看,与计划实施初期相比,高校对专业特点、培养模式和发展前景的介绍更为细致,提出的一系列培养举措也更为具体。
高校普遍对强基计划学生给予了一定的资源倾斜,为其单独制订培养方案,并通过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强化招生培养联动。华东师范大学设置了包含全英文课程、荣誉课程等在内的更具挑战性的培养方案,学生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申请定制;北京大学实施“1+X”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和多名跨学科导师。
强基计划实施四年,意味着第一年招录的强基生们面临学段转换的问题。目前,各高校正在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采取“3+1+X”的模式进行本硕博衔接式培养,其中“3”为3年的本科培养阶段,“1”为1年的本研衔接阶段,“X”为所在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习年限。
针对硕博专业分流方向,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提出,强基计划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后,除了可以选择在本学科方向继续深造,还可以转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交叉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此外,不少高校在制订培养方案的同时,也注重实行阶段性考核,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以强化培养质量保障。西安交通大学实行过程跟踪、成效评价的退出补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跳起来摘桃子”。
为了避免人才流失,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还对退出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从整体来看,目前强基计划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试点高校将会逐渐从关注程序性公平的设计,发展为注重选拔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