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提出并深刻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勉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一脉相承,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北京交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工作全链条,着力打造具有大德行、大使命、大视野的新时代“大先生”。
坚守初心,砥砺“大德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赋予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以价值规范。高校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坚持高位引领和筑牢底线相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激励广大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作用,把师德师风要求贯穿到教师招聘引进、考核评价、评优评先等教师管理各环节和全过程。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价单位年度工作的重要参考。健全教师党支部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考评工作机制,在教师成长和管理各环节发挥重要把关作用。实行学术不端“零容忍”,严把思想政治关、师德师风关。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与职业发展相融合,组织“教师成长工作坊”,将师德师风的要求浸润到教师的成长心路,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厚植情怀,担当“大使命”。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赋予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以目标方向。教师要真情呵护和长期熏陶,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大的内心以及高尚的灵魂。要善于发现和有针对性地培养具备特殊才能的学生,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新形势下,教师还应当努力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适应教育改革以及教育数字化的时代要求。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双一流”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主动对接交通运输行业需求,大力实施科教融合,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引导广大教师牢记“国之大者”,聚焦“国之所需”,锻造“国之所用”,在国家需求中找准自身的价值坐标,真正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张宏科、钟章队等一大批教师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勇闯“无人区”,在服务国家与行业重大战略中瞄准前沿、担当作为,开展了大量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创新成果应用在高速铁路、城市交通、重载铁路、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在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勇当开路先锋,为擦亮轨道交通金字招牌和中国高铁名片作出了贡献。“十四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3年翻番,2023年突破20亿元。
以文化人,拓宽“大视野”。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赋予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以情怀和视野。“天下”观念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这要求广大教师群体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价值引领,以文化人,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和行动者。2021年以来,北京交通大学党委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推出系列品牌工程,成为一堂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针对海归教师开展国情教育研修,组织教师前往红色教育基地、行业单位和生产一线,深入领会交通强国、教育强国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展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书班,引导教师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涵养高尚师德,提升自身修养和思想品格,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大先生”,读书班已举办6期,近400名教师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构建校内教师荣誉体系,持续开展“感动交大”和“毕业生最敬爱的老师”等典型选树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见贤思齐。通过举办教师节庆祝大会、教职工入职仪式、荣休仪式等,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史资源中蕴藏的导向、示范和激励功能,创作演出《茅以升》《应尚才》等优秀原创话剧作品,使老一辈交大学人的精神血脉成为熔铸新时代“大先生”的重要底色。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不是每名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每名教师都应该具备教育家精神,都要争当新时代“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推动高校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高校各级党委要关心关爱教师,完善待遇保障机制,创造让教师们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自觉以教育家为榜样,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育人和科研工作的理想和追求,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