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招考动态>正文

“传习社” 走进达德学校青秀校区!贵阳市中小学“四大文化工程”首场精品课气氛热烈

贵阳市招考网 www.gyzkzx.cn 2025-09-18 15:04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9月16日,贵阳市南明区达德学校青秀校区的教室里气氛热烈,2025年孔学堂“传习社”首场进校园活动在此举行。一堂以《小足球,大团结:榕江“村超”里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民族文化课程生动开讲,作为贵阳市中小学“四大文化工程”精品课程遴选活动的实践展示课,这节课通过鲜活案例与互动体验,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小足球,大团结:榕江“村超”里的中华民族一家亲》课堂上

据悉,“孔学堂传习社”是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阳市教育局等打造的文化品牌,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阳明文化资源送进学校,通过老师授课、场景化学习、沉浸式演绎、个人思考等形式,充分挖掘阳明文化现代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的深入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筑牢青少年文化根基。2024年,贵阳市32所学校成为首批“孔学堂传习社”授牌学校;2025年,贵阳市30所学校成为第二批“孔学堂传习社”授牌学校。

9月16日上午,在达德学校青秀校区开讲的课程,由贵阳市乌当区新天九年制学校高新分校欧晓珊老师执教,她为达德学校青秀校区四年级1班的学生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一堂课。作为第二批“孔学堂传习社”授牌学校之一,达德学校青秀校区的本次课程紧扣“民族文化”核心,以榕江“村超”这一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为切入点,精准契合小学阶段课程需注重故事性、趣味性的要求。

▲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互动

课堂伊始,欧晓珊老师通过贵州政区图与人口普查数据,直观呈现了贵州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全省有18个世居民族,5000多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星罗棋布。随后,一段“村超”赛事集锦视频点燃了课堂气氛,孩子们睁大眼睛,被赛场上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球员同场竞技的画面深深吸引。“球员们平时有的是装修设计师,有的是烧烤摊老板,还有的是建材工人,但在球场上他们都是平等的队友!”欧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们恍然大悟。

▲学生认真上课

最令人动容的是“动情村超风雨”环节。欧老师讲述了新疆大哥跨越4000公里为榕江灾区送牛、河南“漂流哥”驱车1500公里送来烩面、8岁村超小将洪水后默默清淤的故事,通过图片与短视频一一呈现。孩子们的眼神从惊讶转为感动。“大家看,这就是‘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力量。”欧老师的话语温柔而有力量,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悄然扎根。

▲学生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学习感想

课程尾声的“石榴籽实践”环节设计巧妙,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在石榴籽形状的贴纸上认真写下感悟:“中国人民特别团结”“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想去村超现场看看”……随后纷纷将贴纸贴在教室前方的大石榴背景图上,一颗颗“石榴籽”汇聚成象征团结的美好图景。四年级1班的杨谨源同学课后难掩兴奋:“这节课让我知道了‘村超’里的团结故事,洪水时大家互相帮助的样子太感人了,放假之后,我想让爸爸妈妈带我去村超现场!”

▲欧晓珊和学生互动

谈及课程设计的初衷,欧晓珊老师表示:“榕江‘村超’是展现贵州民族文化与民族团结的鲜活案例,特别适合小学生理解。这节课没有讲深奥的道理,而是通过故事和互动,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团结的力量,为他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启蒙,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学生与老师共同粘贴学习心得与感想

据悉,贵阳南明区达德学校青秀校区的这堂展示课,是贵阳市推进“四大文化工程”精品课程进校园的生动实践。后续,优秀教师将走进第二批“孔学堂传习社”30所挂牌学校开展精品课程实践展示活动,通过常态化、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滋养更多青少年成长、成才。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打印文章】

上一篇:47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公示

相关文章